您现在的位置是:萍乡市 >>正文

坐标中国 | 动力舟桥创造中国救援“加速度”,洪流铁甲!

萍乡市985人已围观

简介小新说回首我们这十年,中央企业打造的一系列国之重器和超级工程,从不同维度镌刻下国家发展的。9月12日,“我们这十年@坐标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正式启动,以不断刷新的中国跨度、中国精度、中国高度、中国深度、...

小新说

回首我们这十年,中央企业打造的一系列国之重器和超级工程,从不同维度镌刻下国家发展的。9月12日,“我们这十年@坐标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正式启动,以不断刷新的中国跨度、中国精度、中国高度、中国深度、中国力度、中国速度为经纬,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重大成果,展现央企建设者攻坚克难、挑战极限的胆识、魄力与智慧。

突发灾难,桥梁遇损坏、道路被冲毁,抢通抢建需要多长时间?中国安能的答案是:运用应急机械化桥最快能在10多分钟搭设完毕。争分夺秒救人,全力以赴抢险,中国救援队伍持续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和关键装备研发力度,从未向大自然的力量低头。经过十年的发展,工程救援装备的进化有多快?救援“黑科技”如何提升救援效率?今天,小新为您带来“坐标中国”系列主题片第三十期,“中国速度”之《洪流铁甲》。

2021年7月17日至23日

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

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这次洪灾,相当于一个小时内

把150个西湖倒进了郑州

一场抢险救灾攻坚战全面打响!

7月22日晚

102名专业救援人员

携带35台套救援装备

赶赴新乡转移被困群众

连夜架设两台长40米

宽8米的动力舟桥展开救援

经过5个多小时连续奋战

累计转移群众1400余人

在此次抢险救灾中

表现出色的动力舟桥

被网友誉为“救援航母”

展示了中国科技抢险硬实力

翻开人类历史的篇章

我们不难发现

灾难总是和人类相伴

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更多新型的救援装备

能够帮助人们

抵御灾害,减少损失

PART1

“黑科技”如何提升救援效率?

克服江河、湖泊等障碍

搜救转移大量被困群众

动力舟桥具有绝佳优势

传统搜救只能派出冲锋舟

一艘冲锋舟限载10人

除去3名驾驶员和安全监测员

只能救7名群众

且螺旋桨易被树木或庄稼缠住

水流湍急时

易发生倾覆,安全系数低

动力舟桥通过轮式车载运输

由河中舟及岸边舟组装拼接而成

可快速架设成各种形式的浮式结构

能抵抗较大流速的水流冲击

最多可运载500人

及约7辆公交车的重型装备和车辆

每台可按10.8公里/小时的速度

实现快速水上机动

有效解决涉水抢险难题

2016年7月

安徽池州市境内

暴雨如注,河水水位上涨

东至县多处堤坝出现漫堤、决口

直接危及下游

两万群众和近万亩农田

动力舟桥首次投入使用

解决了陆地道路不通

机械设备和砂石料运输的难题

极大提高了安徽池州

万子圩决口封堵效率

PART2

多样化装备组合实现快速救援

如果桥梁损坏、道路冲毁

想要运送设备或人员

就需要用到应急机械化桥

它最快能在10多分钟搭设完毕

可快速对损毁道路、桥梁

沟渠等实施抢通抢建

而当城市积水形成内涝时

就是垂直式、子母式等

排水抢险车的主场了

应急排水抢险车

工作范围大、流量大

机动灵活、应用广泛

垂直式排水抢险车

扬程高度可达22米

相当于把水喷到

7层居民楼房的高度

特别适合在地铁、地下室、

下穿式立交、深基坑等

城市地下半地下空间和

低洼地带作业

子母式排水车

适合在大型车辆无法深入的

浅滩、类沼泽地地段作业

可将子型传动机器的

移动泵头伸长至深水处排水

大功率排水抢险车

1小时能抽5000立方米的水

而传统排水机器1小时

只能抽50多立方米

抢险速度和效率大大提升

目前

中国安能拥有

包括侦测、处置、保障等

1800多台套的

系列抢险救援技术装备

可因地制宜选取不同的装备组合

实现快速救援

PART3

救援装备的进化有多快?

十年来

应急救援历经了

从机械化到半自动化

从信息化到智能化的

复合发展阶段

作业方式实现了

从“全民上阵+人海战术”

的劳动密集型救援

向“专业队伍+专业装备”的

技术密集型救援转变

救援效率大为提升

应急通信方面

2008年汶川地震时使用的

短波电台和铱星卫星电话

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如今

我们保通手段多样

可全天候待机,实时报告动态

在灾情侦测方面

以前靠纸质地图

近几年

随着空机载激光雷达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

水上无人测量船等

天地水三位一体侦测设备投入使用

前方可在第一时间

对灾区进行三维数字建模

信息实时回传指挥所

从人工装填沙袋

到砂石自动装袋机

从冒着生命危险驾驶装备

开辟生命通道

到无人遥控挖掘机

从笨重的工程作业机械,

到多功能、轻便化的

应急救援装备

科技抢险利器让救援队伍

如虎添翼

对生命的救治

每提速一分钟

就多一分希望

十年来

救援科技和新型装备穿山破浪

以高效、神速

为灾区人民筑起“生命线”

跑出中国救援“加速度”

Tags:

相关文章